设置

关灯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分卷阅读66

    冷风再一次袭来,绣心才意识到自己只穿了件中衣,外面披着裙衫就出了门,她将衣服紧了紧,转身进屋关上了门,却再也无心睡眠,坐在桌子旁,又开始拿着绣箍,一针一线地做起了女红。

    那夜的火光一直持续到拂晓才暗了下去,也许这一晚对兴朝的百姓并没有什么影响,只不过是个略显不安的夜晚。

    绣心用手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看了看窗外,天已见明,她整整坐了一夜,蜡烛早已燃尽,连蜡泪都凝成了古怪的形状。穿好衣衫,她准备些水来洗洗脸,出了院子,才闻到昨夜那股松脂燃烧的气息,浓烈而诡异,似乎是烧了一夜才能有这么重的气味。

    还没等绣心洗漱完毕,院子里就已经闯进来了几个人,为首的是一个将校打扮的武官,身后跟着一队兵士。

    他走到绣心身前,行礼:“姑娘请随我来,江王殿下有请!”

    绣心心里一惊,她不想再见到李睿这个人,而眼下的情况,显然是她非去不可。

    回了礼,绣心加了一件衣衫,便默默跟着那将校走出了江王府,上了一辆甚是华丽的马车。

    一路上绣心都不曾掀开窗帘来看外面的情景,直到马车停下,她的心跳也跟着加快起来,摸了摸袖中暗藏的匕首,她下了决心,若是李睿这次再有什么不轨,她立即用这匕首割破自己的喉咙。

    摸着刀刃,她心里总算有了些底气,下了马车,就看到那将校已经站在那里等候,而他的身后,便是两扇朱漆金扣的大门,只开了一条缝,便已经足够一辆马车通行。

    “殿下在显政殿等候,请姑娘跟我来。”

    当那将校说出这句话时,绣心已然明白,她这是在皇宫门前。

    按照规矩,宫内不允许马匹进入,绣心徒步跟着那将校和士兵,从巍峨的宫墙和殿台间穿梭,直到走到了显政殿,绣心已经觉得腿脚发麻,再也走不得一步。

    将校推开了大殿的两扇门,里面烟尘缭绕,有种说不出的窒息感,让绣心额头都冒出了一丝冷汗。

    “殿下请姑娘入内。”将校的声音虽然恭敬,却带着一丝威胁的味道,绣心进去后,他便关了大门。

    等眼睛适应了里面昏暗的光线,绣心才看清楚,李睿身穿铠甲,坐在那殿阁最高处的龙椅上,双手握着一柄剑,正看着自己,而那剑刃上,还残留着已经有些发黑的血迹。

    绣心站在门口,离那龙椅足有百步的距离,可她还是能感受到那来自高处的压力和气势,让她不由自主地紧张。

    “怎么不敢过来了?”李睿半晌才开了口,这空旷的殿阁让他的声音悠远而空洞,竟有一丝天外之音的感觉。

    绣心向前走了几步,便停了下来,不再动,这一行为惹得李睿轻笑了出来,“你不必这么戒备,我没打算做什么。”

    他从龙椅上下来,一步一步走下了那九龙纹的高台,手中还是那柄沾了血迹的剑。

    绣心等他走近才看到,不仅是剑伤,他的身上,脸上都满是血渍,腥味还是弥久不散。

    李睿漆黑的眸子里,映了些阳光,显得漆黑而透亮,宛如稀世的墨玉。

    “昨天晚上,我将我的哥哥,东宫的太子给杀了,还有我的那些个侄子一起,通通杀了,一个不留。”

    李睿的口气仿佛他昨晚只是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宴会,而他在宴会上喝醉了。

    绣心能从他甲胄上残留的血迹,读出这句话背后的残酷,却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告诉自己这些。

    李睿将剑扔在了一边,“我说了若是我得了王位,就立你为后,这话还是算数的。”

    绣心退了一步,李睿的旧事重提让她警醒了起来,“民女无才无德,请殿下另择贤能母仪天下。”

    早料到是相同的回答,李睿倒也不生气,他背过身,看着那个威严而华丽的王座,缓缓说道,“我娘只是个宫女,父皇宠幸了一夜便没有再理会她,虽然怀了皇子,她却依旧地位低下,我少年时觉得娘亲可怜,也暗暗发誓,以后若是找到心爱的女子,一定好好对她,让她成为全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不会像娘亲一样被人欺负。”

    李睿转过身,看着绣心,眼中满是柔情,“虽然我只见过你几次,可我心里明白,你就是我要的女人,我再问你一遍,愿不愿意做我的皇后?现在的叛乱根本不足畏惧,我很快便能平息,到时候不管是韦成效还是苏锦,都不过是我的阶下囚。”

    绣心不知道她说出不这个字,会换得什么样的后果,眼前的这个男人会不会也向她挥剑刺来,让自己的血留在他的甲胄之上,而她却清晰地明白,不能不说。

    “民女还是那句话,民女蒲柳之姿,不堪大任,请殿下另择贤明!”

    作者有话要说:我是个不称职的作大家拍死我吧还有几天又要滚回学校了讨厌啊

    56

    56、第 58 章

    传说兴朝的太祖皇帝曾在陵水以南,苍山以北的平原地区狩猎,亲自斩杀过一只斑纹猛虎。夜里露宿山间,仙人入梦而来,谓此地做万福之地。不久太祖起兵,建立大兴朝,后定都在这片地方,那万福之地便是现在的京师——洛城。

    整个京城笼罩在一片恐怪异的气氛中,自江王李睿于皇宫显德殿杀死太子后,陆续有三个王爷一个公主或斩首或下赐了鸩酒。一时间朝中人心惶惶,可当江王李睿以监国的身份在殿上宣布乾帝的死讯并痛哭失声时,上至朱紫大员,下至黎明百姓却没了章法,本以为又是一出篡位的闹剧,却又因为太子和诸位死去的王爷被厚葬,他们的世子郡主都毫发无伤而更显得离奇怪异。

    斩草不除根,必留祸患,这是谁都懂的道理。

    三日后,城头贴了告示,大意说现在天下叛贼不平,人心难安,故监国布诏,全国上下当同心协力诛杀反贼,重建本朝昔日之威仪。

    就在百姓议论纷纷的之际,不断地有粮食和木炭被运进京城之中,就连一直所用的水道也另外修了一条,直通苍山上,京兆尹还命人四处挖掘水井,以备不时之需。

    有年纪大一些的人说,这是为了防止敌人围城。

    不管如何,即使李睿这监国是不是踩着自己哥哥的尸体当上的,他的一系列举动倒是赢了些百姓和官吏的心,而朝堂上更是焕然一新,门阀子弟被徐徐撤换,而一些寒门能者有了用武之地。

    而在百信心里,对大兴的期望和拥护又被重新焕发了出来,一时间,京师一片积极向上之气,而没有遭到兵祸殃及的地方也纷纷请表上奏,支持监国殿下,誓死与大兴共存亡。

    这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李睿便让这濒临死寂的朝野有了盼头。

    当得知江王当上了监国,而赵顺恭也依附了朝廷之后,周武不知为何,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他从军十余年,最可怕的一次记忆便是对阵燕辽军,在冰天雪地的辽州,十万铁骑犹如从地狱来的魔鬼,无痛无知,黑压压地冲过来。

    朝廷一直对辽州的行军总管委以厚抚,因为他是警戒高句丽和女真人的重要防线,可同时也对这个手握精良骑兵的职位有所忌惮,历朝历代都是这样,以一种微妙地平衡相互牵制。

    “不是什么好消息。”周武将信放在手边的桌子上,看着在座的将领们,“京师地处平原,正是骑兵的优势,看来此仗”

    一向喜欢嚷嚷的韦成效这次也默不作声,饶是他对自己手下的士兵信心满满,可对方是燕辽军,这就不得不让谨慎小心了。

    周武又看向韦韵兰和苏锦这边,“韵兰可有什么办法?”

    一旁的苏锦只是用烧火棍挑着火炉里的炭火,仿佛并没有仔细地听这事关存亡的议事。

    “我我也没什么好办法”韦韵兰顿了顿,又说,“如今只有静观其变了”

    “那殿下可有什么想法?”周武微微提了提声音,看样子想把走神的苏锦从那堆炭火里唤回来。

    苏锦放下了手里的烧火棍,抬头说,“不管如何,此刻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以我对李睿为人的了解,他是不会派人来招安的,即使是来了,我想韦将军也不会答应。那么就像韦校尉说的,静观其变,我们先开拔京师,在京畿周围驻军再看下一步该怎么走。”

    这也是其他一些副将参校的想法,避免硬碰硬和盲目进攻是目前唯一的方法。

    今天的议事因为两条不太好的消息而显得沉闷,韦成效让众人散了,留下周武继续商量一些细节。

    苏锦出了军帐,将大氅披在身上,正要离去,就听见韦韵兰唤了她一声。

    转身见她俏生生地站在那里,欲言又止,苏锦便问道,“何事?”

    这有些生疏的问话让韦韵兰一怔,随即说道,“今晚云姨说她做了些好菜,让我们一起去她那打边炉。”

    “知道了。我会去的。”苏锦见她没了别的吩咐,抖了抖大氅上的雪花,“我先回去了,晚饭时我过去。”

    韦韵兰见她没有和自己交谈的意思,便也闷闷地走了。

    到了晚饭时间,苏锦进了云姨的院子便觉得暖和,倒不是因为点了多少个炉子,只是那火光透亮而温馨,屋里时不时有人声传出,显得很有生气。

    推开了门,见丫鬟正在布菜,中间的桌子上一个黄铜锅正滚着水,旁边围着的盘子里都是些蔬菜肉食。

    黄玉正在吃一个油饼,见苏锦来了,凑了上来,“就等你来呢,云姨再灶前烧菜,马上就过来了”

    屋里寒旗坐在雁行的边上,似乎在和师兄交谈。易霜依旧没什么神态,将炒过的花生剥出仁来放在碗里,给黄玉备着。

    只有韦韵兰坐在一边,看到自己进来,仿佛看见了救星一般。

    苏锦挑起了嘴角,这人前威风八面的校尉,将军之女,在眼下恐怕尽是尴尬了。

    想来是寒旗故意为难她,才捡了雁行说话,易霜本就寡言,而黄玉,正忙着。

    苏锦脱下了大氅递给丫鬟,做到了韦韵兰边上的椅子上,随口问道,“来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