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第十八章

    难道退让是为了让狼群入侵做準备难道我们注定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来获取胜利安娜帕勒夫娜独自的回想起4年前当下的心境,是多麼的可笑与无知,与大多数人一般将战争怪罪给了决策的失误,如果当初如何如何,今天或许就不至於如何如何,但是发生的歷史并没有如果,4年来安娜帕勒夫娜在战争中成长起来,如今的她会坦然的面对一切并说出,是的,代价就是这麼惨烈,法西斯德国的毁灭本质,她已经看的太多太清楚了,所有的人也都是如此。

    刚刚经过多个五年计画的苏联,虽然是欣欣向荣,尤其在欧洲面临从北美袭来的华尔街大萧条时,30年代的苏维埃俄国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在积极的调动下成功从农业帝国转化成拥有重工业的巨大国家,更成为西欧各国纷纷仿效的对象,计画经济成为时下新兴的词汇,不过30年代刚过法西斯便蠢蠢yu动,战争的矛头指向了苏联和整个欧洲,

    他们的目标更是征f整个人类世界,狂热的法西斯烈火如岩浆般滚滚而来,安娜帕勒夫娜经过了这4年,和所有人才知道了这是一g真正的死亡烈焰,而刚刚拥有钢铁工业的祖国还来不及抵挡这一突如袭来的烈火,就差一点时间,与推向死亡边界的鐘摆竞赛,是当年唯一明智的抉择。

    将纳粹德国进攻的速度推迟一个月甚至一年,就算一天也好,都能为苏联多造一把手枪争取时间,而方法是抵挡,不断的抵挡,就是土法炼钢,甚至等待英美的盟军降临将苏联西部的边界上堆满人r围墙等待在后方的战车工厂连续不断的轮班生產,

    等待西伯利亚铁路运载的有生力量前来事实上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恰恰是这些看似土法炼钢的现象,证明苏联确实成功的赢来了时间,在1941年德国发动巴巴罗萨闪击行动时,便注定了其最终必将战败的结局,但毕竟是德国完全将最高力量投向东方的殊死决战。

    安娜帕勒夫娜回忆至此,渐渐明白苏联和整个红军力量的反攻,绝对不仅仅只是时间拖延和巨大牺牲就能换来的,似乎还有一g更高的战略意志决定了最初影响着存亡的关键。

    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在不到一星期的时间内,德军就要展开入侵波兰,这份条约是在非常急促的时间内完成的,由於纳粹为了确保隔年入侵西欧的时候,后方能够被保证不受苏联的g扰,以免面对两面夹击的泥悼中不可自拔,德国外j总长在莫斯科与苏联领袖的会面,j乎被授权答应任何条件,史达林要求条约中附议上,苏联必须得到波罗的海沿岸各国,波兰的一半和立陶宛,这被称为条约中的秘密补充议定书,事实上这便成为苏德瓜分东欧条约,而苏联成功的封锁了波罗的海,让德军在陆地上拉开战线,首先就获得了拖延的先机,否则后果更加不堪,别说等待后方的战车生產,从波罗的海进入莫斯科根本不用一个月,这场战争推至结束,苏联的存亡便很难想像,可以预料的是牺牲只会更加惨重,即便在苏德的陆地战场上,终究无可避免的大量牺牲,战略效果还是换来了红军陆上武装在空间上的扑灭式反攻,纳粹在1941年的全面推进苏联开始便逐渐陷入了地狱般长夜,当隔年苏联的全面反攻开始的时候,德军已经发现进入了死亡的大门,而且是由自己的双手开啟的,不过这一年其实也是苏联在所谓的等待中面临着巨大牺牲的年头,保卫战成为苏联国家的号召,保卫祖国,保卫用鲜血换来的战略发酵时间,毕竟对冷眼旁观的英美放任德国没有限制的进攻,欧洲完全是苏德力量的正面迎战,而他们也将以完整消灭对方为唯一的目标,这就是一场如此的殊死战争。

    安娜帕勒夫娜或许无法了解这最初的战略决策,毕竟此时秘密的条约还尚未公开,而此时在柏林的所有人或许也跟她一样,逕自的想像着是否有一g战略意志在引导着苏联这最终的胜利,她总算在今天一吐了当年的怨懟,即便当年是如何的埋怨决策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毕竟这天他们已是站在了胜利的广场上,而当初所误解的所谓失误和退让妥协却是真正的挽救了无產者的祖国苏联。

    安娜帕勒夫娜终於在这天重拾了在战争中对国家的信心与期待,同时庆幸自己还是活着的,带着严肃与沾染着尘土的俏丽脸庞,展开了多年来难得一见的笑容,她正在认真十足的指挥一辆辆经过布兰登堡门广场上的运输车和乘载着多管火箭的喀秋沙车队,由於实在不习惯摄影,一旁的摄影师与摄像机老对着她,不一会儿她禁不住的笑了,虽然将是歷史x的摄像画面,但当下的安娜帕勒夫娜走过了烟硝,看见了最残酷的牺牲与毁灭,揹着沉重长枪的她双手举着指挥的旗帜,透露不出一丝胜利者的骄态,因为她希望的甚至不是胜利,而是..从来没有这场战争,这场人类史上最惨痛的教训。

    二战有纪录死亡人数包含军民约 :

    苏联2400万 最高,中华民国2000万 次高,德国800万,日本300万,美英法总合约150万。